随着都市圈中心城市向外围拓展或者区域一体带来通勤交通向外围组团,很多地铁线路为减少换乘,直达城市中心,不断延伸形成超长线路。超长线路中心城区段和城市外围区段在客流特征、客流断面普遍存在较大差异,若线路在延伸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将对运营经济性、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带来严峻挑战。
深圳地铁五期工程2/8/32号线超长线路工程方案创新设计 :
本期32号线9.6公里,远期延伸线路总长18公里。若2/8/32号线贯通运营,本期长度为72公里,远期81.5公里。
灵活运营组织: 经济适用性、功能多样化的运行交路。停车场共享;车辆共享。
严控车站规模: 分级控制、模块标准、精确控制车站规模。优化车站房间面积;优化人防分区;葵涌东站采用无柱结构,减小站台宽度1m。
机电设备创新: 优化机电设备布置,节约工程投资。主所共享;取消轨顶风道;大小系统冷源分设;少人值守。
旅游特色服务: 打造“一核多支撑”的出行服务体系。旅游特色主题车厢;特色票价体系;贴心化车站服务;便捷化交通接驳。
(演讲PPT部分展示)
国内城轨交通需求现状与趋势
超长线路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深圳地铁五期工程2/8/32号线
超长线路规划设计
结语
来源: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中国轨道交通绿智融合发展 ( 广州 ) 论坛
编辑:闫策
审核:王博、王柏晶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轨道交通
返回版块1.02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ESE理论与方法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业界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评价则是推动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经济社会领域已经有多种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基于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各具特点,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理论与标准,不同评价体系间常常存在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情况,且通常集中于特定阶段或单一维度,无法全面覆盖基础设施的不同空间层级、不同生命周期、不同方利益相关者,难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综合需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