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岛之巅(The Tip of Nord?)坐落于哥本哈根诺德海港(Nordhavn)的克龙勒布岛(Kronl?b Island),高达60米,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圆形办公楼,仿佛哥本哈根港口入口处的一座现代灯塔。该建筑由Vilhelm Lauritzen Architects与COBE、Tredje Natur和Ramb?ll合作设计,在借鉴周边工业遗产的同时,体现了现代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片位于哥本哈根自由港的土地,曾经被称为“Redmolen”,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工业活动。如今,这块土地已经经过重新开发,焕然一新,被命名为“Nord?”。在这片新开发的区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顶端的那个圆形大厅。这个设计灵感来源于该地区悠久的工业历史,尤其是当地的筒仓结构,体现了对过去历史的致敬。圆形的设计不仅独特,还让它成为了一个显眼的城市地标。
这个圆形大厅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还注重功能性。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建筑内部的人员可以享受到平等的视野和充足的自然光线。而从外部看,圆形的形状在港口的天际线上形成了强烈的雕塑感,仿佛是一个现代的灯塔,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历史与未来的交汇。
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圆形大厅与码头分开,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半公共区域。这个区域不仅连接了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的私密空间,还通过设计刻意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这个缓冲区的设计理念非常独特,它不仅提供了360度的全景视野,还将滨水区对公众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一片美丽的海港景观。与此同时,这个半公共区域还为海港长廊带来了一种更加私密的体验,让人们在享受开放空间的同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这座建筑的立面设计既简洁又富有比例感,同时能够完美适应周围的环境条件。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不仅可以反射水面,还能提供充足的自然光。这种设计大大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同时也降低了制冷需求,让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为了进一步优化能源使用,设计团队通过逐小时的天气模拟,精确计算了六个独特立面元素的尺寸和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太阳直射,避免过多的热量进入建筑,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漫射日光来照亮室内。通过这种精细的设计,这些开口有效地减少了眩光和过热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体的能源消耗。
圆形大厅的核心区域是一个种满参天大树的圆形冬季花园,带来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感。这个郁郁葱葱的中央庭院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紧密相连,特别是三面被水域环绕的地理位置,增强了室内外空间的互动感,仿佛将大自然的元素引入到建筑之中,营造出一种开放、舒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尽管“诺德尖端”主要作为办公楼使用,但它并不仅限于办公室功能。它被设计为一个全年开放的公共空间,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城市居民可以自由访问。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放松、交流的公共场所,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社会价值。
从花园层起,每一层楼都设有两个独立的办公空间和共享区域,创造了一个灵活的工作布局。这种设计不仅优化了空间利用,还鼓励了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建筑的这种开放式空间布局使得1550名员工可以更加高效地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提升了办公环境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诺德顶端(Tip of Nord?)已获得德国可持续发展协会(DGNB)预认证,彰显了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承诺。DGNB体系是德国的权威认证体系,涵盖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质量三个核心领域,在评估中给予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的权重。这一预认证意味着该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影响与资源节约。
从项目启动之初,设计团队就优先考虑了使用低环境影响的材料和确保最低能耗。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内部广泛采用了低排放的涂料、粘合剂和天花板材料,确保了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和舒适性。此外,阳极氧化铝和高性能玻璃等耐用材料的选用,不仅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还减少了长期维护所需的资源消耗。通过这一系列设计选择,诺德顶端在保证美观与功能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诺德顶端(Tip of Nord?)不仅是一座具有现代感的办公楼,它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无疑为城市建筑设定了新的标准。从创新的空间布局到严格遵循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这座建筑充分展示了如何在现代化与自然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它不仅为哥本哈根的港口带来了一个新的地标,也为全球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例。未来,诺德顶端将继续发挥其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15 万条内容 · 29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房屋设计难题多?这套课程系统讲解房屋建筑学上周跟一个做建筑设计的朋友聊天,他吐槽刚接的项目快把自己逼疯了:对着房屋设计图,建筑平面怎么布局、空间组合怎么设计,脑子一团乱;研究墙体与基础构造,规范翻了好几遍还是一头雾水;最要命的是厂房设计,单层和多层的设计要点混在一起,改了好几版都没通过,感觉自己都快怀疑人生了。 其实不止他,很多做建筑类、工程类的设计师,还有那些希望通过自学考试或者对建筑工程有兴趣的学员都卡在这:要么是理论知识学了一堆,真上手做设计就抓瞎;要么有点经验,但碰到复杂项目还是效率低到离谱。说白了,就是缺了一套把“知识、工具、规范”串起来的实战方法—— 这正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