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制冷剂与压缩机互相作用关系

制冷剂与压缩机互相作用关系

发布于:2025-06-11 10:22:11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来源:制冷世界

[复制转发]

 



氟利昂制冷剂具备与润滑油相互溶解的特性,这就要求从每台制冷压缩机带出的润滑油,在历经冷凝器、蒸发器以及一系列设备、管道后,必须全部回流至制冷压缩机的曲轴箱内。基于此,氟利昂管道的合理布置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基本原则、各类管道布置原则、管路设计重要性及不同管路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基本原则

供液保障:

确保各个蒸发器都能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供液,以维持正常的制冷效果。


压力控制:

避免管道内产生过大的压力损失,保证系统在合理的压力范围内运行,提高制冷效率。


防止逆流: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制冷压缩机,避免压缩机因液击而损坏。


回油管理:

防止制冷压缩机曲轴箱内润滑油缺失,确保压缩机各部件得到充分润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环境维护:

管道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气密性,防止制冷剂泄漏;同时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杂质和水分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操作与检修便利性:

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操作和检修的方便性,同时适当注意整体布局的整齐美观。


       


二、氟利昂管道布置原则

(一)吸气管

坡度设置:压缩机的吸气管应设置不小于 0.01 的坡度,且坡向压缩机,以利于润滑油的回流,如图所示。


   


防逆流设计:当蒸发器高于制冷压缩机时,为防止停机时液态制冷剂从蒸发器流入压缩机,蒸发器回气管应先向上弯曲至蒸发器的最高点,再向下通至压缩机。


油平衡措施:氟利昂压缩机并联运转时,回到每台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量可能与从该台压缩机带走的润滑油量不相等。因此,必须在曲轴箱上安装均压管和油平衡管,使回油较多的制冷压缩机曲轴箱里的油通过油平衡管流入回油较少的压缩机中,如图所示。


   


流速要求:上升吸气立管的氟利昂气体必须达到一定的流速,才能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内,保证压缩机的正常润滑。


变负荷系统设计:在变负荷工作的系统中,为保证低负荷时也能有效回油,可采用两根上升立管,两管之间用集油弯头连接。制作时,两根管子均应从上部与水平管相接,如图所示。


多组蒸发器回气处理:多组蒸发器的回气支管接至同一吸气总管时,应根据蒸发器与制冷压缩机的相对位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排气管

坡度设置:为防止润滑油或可能冷凝下来的液体流回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的排气管应设置 0.01 - 0.02 的坡度,且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U 型弯管设计:在不使用油分离器时,如果压缩机低于冷凝器,排气管道应设计成一个 U 型弯管,如图所示,以防止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和润滑油返流回制冷压缩机。


   


(三)冷凝器至贮液器的管道

连接方式:冷凝器至储液器之间的液管,有两种常见的连接方法,如图所示。


管径选择:直通式贮液器的接管管径大小应按照满负荷运行时液体流速不大于 0.5m/s 来选择。(直通式贮液器左侧图,波动式储液器右侧图)


   


阀门选择:贮液器的进液阀最好采用角阀,因为角阀阻力较小,可减少制冷剂在阀门处的压力损失。


安装高度要求:贮液器应低于冷凝器,角阀中心与冷凝器出液口的距离应不少于 200mm,以确保制冷剂能够顺利流入贮液器。


直通式贮液器影响:采用直通式贮液器时,从冷凝器出来的过冷液体进入贮液器后将失去过冷度,这可能会对制冷系统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波动式贮液器特点:波动式贮液器的顶部有一平衡管与冷凝器顶部连通,液体制冷剂从贮液器底部进出,以调节和稳定制冷剂循环量,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直接供液方式: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可以直接通过液管到达膨胀阀,简化管道系统。


高差与流速要求:冷凝器与波动式储液器的高差应大于 300mm,最大负荷时液体制冷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及冷凝器液体出口至贮液器液面的必要高差 H 值见表。


(四)冷凝器或贮液器至蒸发器之间的管道

保温与贴管设置:为避免在液管中产生闪发气体,应将来自贮液器的供液管与压缩机的吸气管贴在一起,并应用隔热材料保温,减少热量传递。


倒 U 形液封设置:当蒸发器位于冷凝器或贮液器下面时,如液管上不装设电磁阀,则液体管道应设有倒 U 形液封,其高度应不小于 2m,以防止液体制冷剂倒流。


   


多台蒸发器接管方法:多台不同高度的蒸发器位于冷凝器或贮液器上面时,为避免可能形成的闪发气体都进入最高的一个蒸发器,应按图所示方法接管,确保各蒸发器正常工作。


   


空气冷却器空气流动方向: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的空气流动方向应使热空气与蒸发器出口排管接触,提高换热效率。


冷却排管连接方式:在压力降允许的条件下,冷却排管可以串接连接。用热力膨胀阀供液的氟利昂冷却排管,一般采用上进下出形式以保证回油。串联排管只要保持最后一组排管供液方式为上进下出,不要求每一组排管都采用上进下出的供液方式。


       


三、管道材质与连接方式

氟利昂制冷系统管道常用紫铜管或无缝钢管。一般管径在 20mm 以下时用紫铜管,管径较大时用无缝钢管。氨制冷系统的管道一律采用无缝钢管。


在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应尽量减少连接管件以避免泄漏,制冷管道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在管道与设备或阀件之间可用法兰连接,但注意不得使用天然橡胶垫料,也不能涂矿物油,必要时可涂甘油。管径在 20mm 以下的紫铜管需拆卸部位采用带螺纹和喇叭口的接头丝扣连接。


   



       


四、管道直径选择

制冷剂管道直径的选择应按其压力损失相当于制冷剂饱和蒸发温度的变化值确定,相应的选用图表可供使用。制冷剂饱和蒸发温度的变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氟利昂吸气管,不应大于 1℃。氟利昂排气管,宜采用 0.5℃ - 1℃。


       


【免责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4 万条内容 · 86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制冷调试十大经验分享!

这些制冷系统的经验,适用于各种制冷系统,是一位老师傅总结的,价格虽然不值100万,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详细对你帮助很大,如果你转发,将帮助更多的同行。 内容包含如下: 1、高压报警怎么办? 2、低压报警怎么办? 3、油压差报警怎么办? 4、压缩机热保护怎么办? 5、制冷效果差,达不到设定温度怎么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