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成排桥架侧壁加高接侧向分支施工技术

成排桥架侧壁加高接侧向分支施工技术

发布于:2025-06-09 10:40:09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

作者:曾凯

[复制转发]

 

1 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支吊架制作与安装→主干桥架安装→加高桥架的制作→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处的制 作→加高桥架与主桥架的连接→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的连接→成排分支桥架高低弯找平→桥架内电缆敷设及桥架盖板安装。

2 施工技术要点

2.1 弹线定位

(1)根据BIM管线图纸,确定桥架的安装路径和高度,从起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确立水平或垂直线;在顶棚处,按照线路中心线,使用粉线袋进行弹线。

(2)依照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标准,明确支吊架的上下左右间距和具体安装位置。

2.2 支吊架制作与安装

成排桥架的支架,横担采用型钢制作,横担总长度需要考虑成排桥架的总宽度、相邻桥架的间距(最小间距不小于100mm)、两端桥架外侧距吊杆的净距(50mm)以及吊杆的宽度。吊杆采用型钢和通丝,横担的两端采用型钢吊杆,超过1m的横担,在中间部位等间距设置通丝吊杆。型钢吊杆的根部采用钢板、膨胀螺栓与顶板进行稳固连接。型钢吊杆与型钢横担焊接,焊接处做防腐处理。通丝吊杆与型钢横担采用螺母固定。支架间距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宜为1.5~3m。

2.3 主干桥架安装

(1)在进行安装前,务必再次对桥架进行查验,确保其保持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毛刺已清理干净,同时各项附件齐全。(2)直线段连接采用连接板,用防松螺母紧固(螺母在桥架壁外侧),每端固定螺栓不少于3个,接槎处缝隙严密、平整。(3)非镀锌桥架的连接部位需进行本体电气跨接,选用跨接导体的截面积不低于4mm2,采用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4)桥架间的施工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最小间距不小于100mm)。

2.4 加高桥架制作

选取与主桥架同尺寸的桥架,截取合适的长度(分支桥架的宽度 W +200mm)用作加高桥架的主体,用切割机截掉桥架侧壁的翻边,然后截取合适尺寸的桥架边角料,制作成加高桥架的梯形加高侧壁,梯形侧壁的上底长度为分支桥架的宽度 W +100mm,下底长度为分支桥架的宽度 W +200mm,高为分支桥架的高度 H 2+20mm。梯形侧壁与加高桥架的主体侧壁用平头螺栓固定,螺母在桥架侧壁外侧,制作成加高桥架,再在加高桥架两侧侧壁两端各打3个连接片安装孔。还可以找生产厂家定制成品加高桥架,加高桥架的宽度与主干桥架相同,侧壁高度为主干桥架的高度 H 1和分支桥架的高度 H 2之和,提高加高桥架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加高桥架制作如图1所示。

     

图1 加高桥架制作示意

2.5 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处制作

在加高桥架的水平居中位置,将加高桥架侧壁的上半部分切割成分支喇叭口的底部形状,竖向切割线与相近侧壁上边缘的水平距离为25mm,竖向切割长度为分支桥架高度,再沿45°方向向里侧切割,预留出分支桥架宽度的位置后停止,最后切掉外侧的多余部分,用于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的连接固定。此作法考虑主干电缆在桥架内会填充桥架内下部空间,分支电缆敷设时已经被主干电缆支撑后抬高至侧壁加高的标高范围,电缆在分支处不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弯曲半径。因此敷设连接处只针对分支桥架的左右两侧做斜角45°处理,底部采用90°处理。在主干电缆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分支喇叭口制作成三面45°斜角,加高桥架的侧壁相应切割成喇叭口的形状,即可保证分支电缆在竖向空间上的弯曲半径。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处制作如图2所示。

     

图2 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处制作示意

2.6 加高桥架与主桥架的连接

加高桥架与主桥架选用连接板连接,并以防松螺母进行紧固(螺母位于桥架外壁一侧)。每端固定螺栓数量不少于3个,接缝处需保证缝隙紧密且平整。针对非镀锌桥架的连接部位,需对本体实施电气跨接。跨接导体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加高桥架与主桥架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加高桥架与主桥架连接示意

2.7 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的连接

加高桥架的侧壁和分支桥架的侧壁连接处用防松螺母紧固(螺母在桥架壁外侧),每端固定螺栓不少于2个,等间距设置,间距不超过50mm。加高桥架切割处侧壁外翻,搭接在分支桥架内侧底部上面,搭接处沿分支桥架宽度方向,用不少于3个固定螺栓等间距紧固。

连接处缝隙紧密且平整,未经镀锌的桥架连接部位应实施电气跨接。跨接导体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如图4所示。

     

图4 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连接示意

2.8 成排分支桥架高低弯找平

从加高桥架处侧出的分支桥架,水平敷设至最外侧主桥架后,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在统一的位置做高低弯,使分支桥架的安装标高与主桥架的安装标高一致,完成最终的安装。成排的分支桥架综合支架的设置参考主干桥架的综合支架设置原则,其中在分支处需单独为分支喇叭口设置独立吊架,分支桥架间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最小间距不小于100mm)。成排分支桥架高低弯找平如图5所示。

     

图5 成排分支桥架高低弯找平示意

2.9 桥架内电缆敷设及盖板安装

非分支电缆沿主干桥架水平敷设,分支电缆在分支处自行翻弯侧出即可。分支电缆从主干桥架进入分支桥架时,在分支处需要抬高进入,如果没有底部支撑或足够的弯曲半径,会导致电缆在此处发生弯折。因此,在主干电缆足够多的情况下,先施工主干路由上的电缆,可以填满主干桥架的底部空间,再敷设分支电缆时,有主干电缆的支撑,可以确保分支电缆的敷设高度接近甚至与分支桥架的底部高度一致,不会发生竖向弯曲。

电缆敷设完成后再进行桥架盖板的安装,水平主干桥架和分支桥架按照常规施工方法进行,需要在加高分支处进行斜面的处理,分支处需要制作分支处桥架盖板进行安装。

3 主要材料设备

3.1 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见表1。

表1 主要材料

     

3.2 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见表2。

表2 主要设备

     

4 质量控制

4.1 执行现行标准、规范、图集

执行现行标准、规范、图集见表3。

表3 执行现行标准、规范、图集

     

4.2 质量控制要点

(1)加高桥架的长度需要根据分支桥架的宽度来确定,高度需要根据主桥架和分支桥架的高度之和来确定。

(2)分支桥架喇叭口的斜角与连接处的水平总净距应控制在分支桥架间距的1/2距离,为50mm。

(3)加高桥架与分支桥架底部的搭接应保证加高桥架外翻侧壁在分支桥架内侧底部的上面。

(4)在分支处单独为分支喇叭口制作独立吊架,防止加高侧壁受力发生形变。

(5)电缆敷设时,应先敷设主干桥架路由中的电缆,后敷设从主干桥架至分支桥架路由中的电缆,以保证电缆在分支处的弯曲半径。

(6)镀锌金属桥架连接板的两端应配备不少于2个能防止松动的螺帽或垫圈连接固定螺栓。

(7)非镀锌桥架的跨接线选用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其截面积不低于4mm2,为保证连接质量,压接处需清除所有油漆、涂料等涂层。同时,跨接线不得盘绕成线圈状。

(8)桥架安装需稳定可靠,保持水平或垂直,避免扭曲和变形。布局需合理,盖板应平滑无翘曲,接口整齐紧密,拐角、转角、丁字连接、弯头连接等均需正确无误。同时,槽盒内外需保持清洁。

(9)在建筑物变形缝处,桥架应配备补偿装置;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30m,以及铝合金和玻璃钢制电缆桥架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伸缩节。

5 安全及环保措施

5.1 安全措施

(1)操作人员需接受电气安全教育,并在作业过程中穿绝缘胶鞋及佩戴绝缘手套。

(2)建议定期开展临时用电安全审查,对不符合规范之处及时予以整改。

(3)施工操作人员在运用电力及机械设备时,需严格遵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与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禁止违反相关规定进行作业。

(4)施工操作人员在执行高处作业时,需遵循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并确保正确佩戴安全带。

(5)在操作手持砂轮锯和砂轮机时,务必站在设备侧面,同时佩戴防护面罩或平光镜,避免砂轮及铁屑对人体造成伤害。

5.2 环保措施

(1)切割作业应在加工棚内进行,尽量降低切割作业的噪声。(2)进行防腐作业时应保持施工区域通风,不能与明火接触。(3)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及时清理,并进行统一存放和运输。地面的铁屑也需迅速予以清除。

6 效益分析

该大型展览中心项目通过应用成排桥架侧壁加高接侧向分支施工技术,施工时成排桥架在需要侧出分支处,制作一段加高的主干桥架,侧壁高出的部分用于分支桥架的连接,避免了主干桥架翻弯,减小了多排桥架间的间距,在保证成排桥架底部安装平整的同时,节约了管线排布的竖向空间,还避免了额外增加主干桥架内电缆敷设的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期和人力,降低了项目成本。

以该大型展览中心项目为例,在桥架施工中共应用成排桥架集中侧分支413处,节省130个工日,节省电缆1180m,节约成本36.1万元。传统作法与本技术造价(只列差异项)见表4。

表4 传统做法与本技术造价

     

7 结论

本研究针对成排主干桥架中一根或多根需要接侧向分支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并通过某大型展览中心项目案例进行实践应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在需接侧向分支处,通过加高桥架侧壁高度的方式,实现在保持桥架安装底标高不变的情况下接侧向分支,提高了桥架安装的观感质量。(2)非分支电缆沿桥架水平敷设,施工便捷,电缆用量少。(3)应用成排桥架侧壁加高接侧向分支施工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期和人力,降低了项目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自《建筑技术》2024年6月, 曾凯

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27 万条内容 · 4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家速滑馆帘布式防火分隔施工技术应用

  1 工程概况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竞赛场馆,奥运会期间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和训练,赛后成为可举办冰壶、冰球、速滑等国际赛事以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场馆总建筑面积为126000m 2 ,主场馆为地下2层,地上3层,主场馆地面面积约8万m 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